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徐丽丽,李洪,李劲. 基于灰色预测和径向基网络的人口预测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9,46(S1): 431-435.[2] 蒋赛. 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与结构的预测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3] 潘宇. 基于改进的GM(1, 1)模型的中国人口动态预测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2016.[4] 吴江国,张小林,冀亚哲. 苏南和皖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对比分析: 以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2): 161-169.[5] 徐懿德,尚正永. 县域小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及其演变的分形特征比较研究: 以苏州县级市为例[J]. 黑龙江科学,2023,14(2): 1-9,14.[6] 尚正永,白永平. 丘陵山区城镇体系的分形特征: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J]. 山地学报,2007(2): 142-147.[7] 杨滨峰. 基于灰色系统预测GM(1, 1)模型的商洛市人口预测[J]. 商洛学院学报,2018,32(2): 23-26.[8] 李嘉诺,程毛林. 拓展的灰色GM(1, 1)模型及其应用[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4): 35-40.[9] 侯瑞环,徐翔燕. 基于改进GM(1, 1)模型的中长期人口预测[J]. 统计与决策,2021,37(1): 186-188.[10] 肖磊. 苍南县“十二五”期间人口增长规模预测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1(19):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