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 睿.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流动人口健康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J].大众科技,2022,24(08):173-177.
 Research Progress and Hot Spot Analysis of the Health of Domestic Floating Popul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2,24(08):173-177.
点击复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流动人口健康研究进展及 热点分析()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24
期数:
2022年08
页码:
173-177
栏目:
科技人力资源
出版日期:
2022-08-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Research Progress and Hot Spot Analysis of the Health of Domestic Floating Popul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作者:
李 睿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关键词:
流动人口健康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
Keywords:
floating population health CiteSpace atla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1978-2022年CSSCI和核心中的420篇流动人口健康文献为数据基础,从文献时间分布、研究作者、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对流动人口健康领域进行分析。结论:第一,流动人口健康研究的发文量逐渐上升,具体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二,该主题研究的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度弱;第三,国内学者主要从生殖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着重研究,未来关于流动老人、影响因素等将成为该主题的研究热点;第四,未来研究过程中应重视核心作者的力量,创新流动人口健康研究模式。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420 floating population health literatures in CSSCI and the core of CNKI from 1978 to 202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eld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ealth from the aspects of document time distribution, research authors,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s. Conclusion: First, the number of papers on health researc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which is divided into six stages seco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uthor of the subject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is weak third, domestic scholars mainly focus on reproductive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future, the floating elderl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ill become the research hotspot of this topic fourth, in the future research proce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ower of core authors and innovate the health research model of floating populat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祁静. 迁移流动与健康的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兰州学刊,2020(8): 160-174. [2] Hull D. Migration, adaptation, and illness: a review[J].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Medical Psychology and Medical Sociology, 1979, 13(1): 25-36. [3] 左学金. 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理论模型及政策含义[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 101-109. [4] 万加华,威其玮,李日坤,等. 青岛市流动人口中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1997(5): 43-49. [5] 张苹,胡琪. 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家庭影响[J]. 当代青年研究,2014(3): 116-121. [6] 张建端,张静,石淑华,等.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3): 106-108. [7] 郭静,朱琳,郭宇濛,等. 线上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21,37(2): 228-232. [8] 朱海平,郦秀丽. 改良的宣传干预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 985-987. [9] 刘衔华. 春节返乡农民工心理健康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6(10): 1926-1927. [10] 孙崇勇. 东北地区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07(1): 17-19. [11] 刘亮,高汉,章元.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基于社区融合视角[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0(4): 158-166. [12] 高迎浩,程永佳. 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困境——城市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 71-75. [13] 祁静,郑笑. 健康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数据的分析[J]. 调研世界,2018(4): 32-38. [14] 于丽平,王娜,柴钰霖,等.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2022,38(7): 917-921. [15] 王懿程,张健明,于海燕.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作用[J]. 医学与社会,2021,34(11): 83-86. [16] 杨会芹,刘晖,周宁. 社会支持在城市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6): 1120-1122. [17] 白春玉,张迪,牟均,等. 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1): 5099-5102. [18] 于海燕,俞林伟. 社会融合、社会支持与流动人口全人健康——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18(6): 86-95,157-158. [19] 刘越,尹勤,黄惠娟,等.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8): 631-632. [20] 严征,彭安辉,刘丰丰,等. 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与客观健康、自感健康的关系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 892-894,899. [21] 房新柱,曹晓晓,王维清. 西安市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1): 1077-1079. [22] 俞文兰,梁友信.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保障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的必要途径[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11): 676-678. [23] 周荐佼,陆蓓蓓,王建新,等. 流动女工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与对策[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0,36(3): 186-187. [24] 晏月平,方倩. 试析女性流动人口职业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 103-110. [25] 张艺婧,罗娟,张凯丽. 基于职业稳定视角下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0,10(5): 55-59. [26] 李秋竹. 试论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状态与发展趋势[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3): 195. [27] 滑明辉. 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29(2): 64-65. [28] 罗进斌,何晓庆,陈强,等. 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与服务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2): 2942-2943. [29] 李红娟,徐乐. 流动人口健康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前沿[J]. 中国数字医学,2018,13(6): 118-120. [30] 汪斌. 中国流动人口健康研究: 理论基础、实证进展与前瞻思考[J]. 兰州学刊,2021(1): 65-77. [31] 杨莎莎. 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2020(2): 80-8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李 睿 邓对龙.就业质量对我国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大众科技,2023,25(4):16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03-15 【作者简介】李睿(1998-),女,山东青岛人,桂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学。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