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费孝通. 生育制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马建堂,李建伟,张亮,等. 认识人口基本演变规律 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J]. 管理世界,2022,38(1): 1-19,34,20.
[3] 岳经纶,范昕.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 回顾、反思与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2018(9): 92-111,206.
[4] 洪秀敏. 全面二孩政策下如何加快构建托育服务体系-基于全国十三个城市的调研与思考[N]. 中国教育报,2020-02-01(A3).
[5] 张樨樨,杜玉帆.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生育对城镇女性职业中断的影响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1): 159-168.
[6] 陈偲,陆继锋. 公共托育服务: 框架、进展与未来[J]. 行政管理改革,2020(6): 60-66.
[7] 张春玲. 中职助产专业“1+X”证书培养模式探索——以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22(8): 28-30.
[8] 杨菊华. 将“隔代照料”纳入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EB/OL]. http://orig.cssn.cn/shx/201805/t20180530_43128 55_1.shtml,2018-05-30.
[9] 张亮.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研究(基于性别家庭和国家的视角)[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10] 茅倬彦. 中国人口惯性研究[M].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
[11] 彭薇. “二孩时代”的压力不能交给家庭[N]. 解放日报,2017-01-18(05).
[12] Katherine T. Is there evidence of weathering among women seeking fertility treatments: evidence and insights[J].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020, 247: 112816.
[13] 王桂新,霍利婷. 我国儿童早期照顾政策框架构建-基于资源平等理论视角[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2): 97-106.
[14] 刘中一. 从西方社会机构托育的历史趋势看我国托育机构的未来发展[J]. 科学发展,2018(3): 42-48.
[15] 尹坚勤,张元. 0~3岁婴幼儿教养手册[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史薇. “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托幼服务研究: 综述与展望[J]. 人口与社会,2017,33(2): 102-110.
[17] 张杨波. 代际冲突与合作-幼儿家庭照料类型探析[J]. 学术论坛,2018(5): 125-133.
[18] 秦金亮,陈晨. 早期儿童养育与照料社会化的政策取向与破解之道[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97-101.
[19] 张奇林,刘二鹏. 面向家庭的照料社会政策建构: 范式、因应与路径[J]. 青海社会科学,2019,236(2): 111-120.
[20] 杨雪燕,井文,王洒洒,等. 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实践模式评估[J]. 人口学刊,2019,41(1): 5-19.
[21] 李向梅,万国威. 育儿责任、性别角色与福利提供: 中国儿童照顾政策的展望[J]. 中国行政管理,2019(4): 138-144.
[22] 李桂燕. 全面二孩政策下男性参与家庭照料的困境与路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3): 114-122.
[23] 庞丽娟,王红蕾,冀东莹,等. 有效构建我国0~3岁婴幼儿教保服务体系的政策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5-11.
[24] 申小菊,茅倬彦. OECD国家3岁以下儿童照料支持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18(11): 22.
[25] 吴帆,牛劭君. 儿童照料背后的逻辑与博弈: 三个理论视阈的诠释[J]. 山东社会科学,2019(10): 79-86.
[26] 钟晓慧,彭铭刚. “全面两孩”政策下祖母的“上岗”与“告别”-基于对广州市中产家庭儿童照顾的实证研究[N]. 中国妇女报,2020-07-14(6).
[27] 和建花. 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岁以下托幼政策变迁与事业发展[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31(2): 102-109.
[28]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网. 中国首部0~3岁儿童托育服务行业白皮书发布[EB/OL]. http://www.nwccw. gov.cn/2017-11/29/content_186819.htm,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