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蒋玉爽,唐榕,林叶彬. 2005—2018年四川省广元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4): 97-103.
[2] 黄端,李仁东,邱娟,等.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政策驱动因素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19(1): 80-90.
[3] 谢汀,刘爱宁,高雪松,等. 基于信息熵和灰色关联的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 118-125
[4] 鲍文楷,杨园园,邹利林. 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及驱动力新特征——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10): 124-134.
[5]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探测器: 原理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17,72(1): 116-134.
[6] 史利江,王圣云,姚晓军,等. 1994—2006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 1468-1479.
[7] 高啸峰,王树德,宫阿都,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1): 36-39.
[8] 蒋梦倩. 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D]. 重庆: 西南大学,2011.
[9] 魏锋,童新华,韦燕飞. 广西桂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大众科技,2021,23(3): 8-12.
[10] 阮诗乔,周慧杰. 南宁市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J]. 绿色科技,2020(16): 120-124.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广西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20.
[12] 陈百明,周小萍.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解读[J]. 自然资源学报,2007(6): 994-1003.
[13] 刘瑞,朱道林.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J]. 资源科学,2010,32(8): 1544-155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梁永佳 刘彦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大众科技,2019,21(02):14.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in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1(04):14.
[2]苏珍来,周 兴,李丹婷,等.广西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J].大众科技,2019,21(09):19.
Multifunction Evaluation of Land Use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ceAnalysis in Guangxi[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1(04):19.
[3]班垚尧,刘彦花.广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效应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02):7.
Study on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Carbon Emission Effect in Guangxi[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2(04):7.
[4]魏 锋 童新华 韦燕飞.广西桂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大众科技,2021,23(3):8.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Guilin, Guangxi[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1,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