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宏玉,蔡文智. 助产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2] 蒋荣萍. 温柔分娩是准妈妈的最佳选择[J]. 婚姻与家庭, 2011,10(5): 145-146.
[3] 刘兴会. 代莉. 我国自然分娩现状及展望[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2): 97-100.
[4] (美)Barbara Harper. 温柔生产[M]. 蔡永琪,译. 台北: 新自然主义幸福绿光出版社,2006.
[5] (美)Barbara Harper. 温柔分娩[M]. 温柔星球翻译小组,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6] Mongan M F. HypnoBirthing: the Mongan method[M]. Sydney: Health Communications, 2005.
[7] 潘旋,张晶,张邢炜. 国外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 988-991.
[8] 潘敏,零恒莉,潘茹. 温柔分娩课程在产前教育及产时实践中的应用[J]. 微创医学,2019,14(2): 249-251.
[9] 何丽平,李静,张宏玉,等. 低危孕妇入院时机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 53-54.
[10] Kauffman E, Souter V L, Katon J G, et al. Cervical dilation on admission in term spontaneous labor and maternal and newborn outcomes [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6, 127(3): 481-488.
[11] 徐萍,石琪,漆洪波.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自然临产管理指南(2016)要点解读[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3): 207-210.
[12] 张洪霞. LDRP产休一体化产房合理化布局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6): 150-151.
[13] 崔育丽,王芬兰,杨秀妮. 家庭式一体化产房内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 92-94.
[14] 温琨琨. 环境管理对产妇分娩舒适度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 145.
[15] 陈萍,冯世萍,吴奇云,等. 模拟夜间环境对产妇产程及分娩舒适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9,17(1): 7-9.
[16] 贺腾,张时鸿. 非药物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6,12(2): 232-236.
[17] Kozhimanil K B, Johnson P J, Attanasio L B, et al. Use of nonmedical methods of labor induction and pain management among US women[J]. Birth, 2013, 40(4): 227-236.
[18] 郭路,冯玉华,叶朝. 中医指压穴位法在产程中的运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 438-441.
[19] 张秀华,彭勇,祝艳,等. 催眠无痛暗示法在产妇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2017,17(7): 496-497.
[20] 王燕,罗碧如,徐鑫芬,等. 我国医疗机构分娩镇痛现状调查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20,35(12): 16-19,41.
[21] (美)佩妮·西姆金,(美)凯蒂·罗斯,朱云霞. 王明(译). 分娩陪伴[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2] 周新华. 丈夫陪伴分娩与促进自然分娩的关系[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5): 194-198.
[23] 付玉惠,赵红,吴丽萍,等. 初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 52-56.
[24] 黄川雅,姜梅,徐鑫芬,等. 导乐陪伴分娩开展现状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1): 1673-1676.
[25] 杜思雨,杨刚,李秀华. 等剖宫产术中有家属陪伴产妇的分娩体验[J]. 山东医药,2021,61(18):54-56.
[26] 段然,漆洪波. “WHO-产时管理改进分娩体验(2018)”第一产程相关推荐的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4): 431-434.
[27] 卢常平,罗碧如,姜梅,等. 我国医疗机构开展自由体位分娩现状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20,35(12): 8-11.
[28] 宋文婷. 冥想放松减痛法配合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对自然分娩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9,33(11): 1988-1990.
[29] 樊蓉,曾银花,郑静文. LK按摩与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16(27): 93-95.
[30] 王蕾茜,华莹,郑美凤,等. 背景音乐结合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分娩疼痛与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2): 4210-4212.
[31] 熊霞,谢颖. 自由体位配合水疗热敷对产妇分娩的积极促进作用[J]. 华夏医学,31(5): 128-131.
[32] 金蕾,曾洁,潘丽,等. 初产妇第二产程7种体位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19,34(15): 37-40,65.
[33] Begley C M, Guilliland K, Dixon L, et al. Iish and New Zealand midwives expertise in expectant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 the "MEET" study[J]. Midwifery, 2012, 28(6): 93-96.
[34] Gail Hart. 助产技巧[J]. 今日助产,2013(105): 7.
[35] 赵晓谈,温晓红,黄金华. 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的影响[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20,16(4): 381-384.
[36] 徐韬. 世界卫生组织延迟脐带结扎指南解读[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8,9(4): 1- 4.
[37]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2017年,北京)[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9): 625-629.
[3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常见高危胎儿诊治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建立与优化》项目组. 子宫外产时处理技术规范(2017)[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7): 702-704.
[39] 徐韬,岳青,王燕,等. 我国4省新生儿分娩和早期保健实施现状: 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措施的比较[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8,21(12): 86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