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郑海麟. 建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与战略思考[J].
太平洋学报,2014,22(1): 1-6.
[2] 邹立刚. 中国—东盟共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考
[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4): 39-45.
[3] 陈万灵,何传添. 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 位[J]. 改革,2014(3): 74-83.
[4] 中 国 南 海 研 究 院 图 书 馆 简 介 [EB/OL]. http:
//www.nanhai.org.cn/,2020-10-18.
[5] 厦 门 大学南 海研究 院 — 文 献 资 料 [EB/OL]. http:
//scsi.xmu.edu.cn/,2020-10-18.
[6] 广 西 民 族 大 学 图 书 馆数 字 资 源 平 台 [EB/OL]. http:
//210.36.69.21/,2020-10-19.
[7] 陈小慧. 地区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的特点与分析——以厦 门大学东南亚、台湾研究中心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
究,2008(9): 53-55.
[8] 李灿元,王红. 东南亚研究信息资源采访策略探讨[J]. 图 书馆界,2011(5): 42-43,52.
[9] 胡海燕. 东盟小语种图书分编工作初探[J]. 图书馆界,
2010(2): 55-57.
[10] 周凤珍. 论民族高校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 广西民 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 82-84.
[11] 梁俭. “东盟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之思考[J]. 图书馆学 刊,2010,32(9): 37-39.
[12] 阮小妹.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J]. 图书界,2006(2): 67-71,66.
[13] 陈信,赵益民,张琼. 中国—东盟国际图书馆战略联盟 探索[J]. 图书馆学研究,2013(4): 77-80.
[14] 唐野琛,邓银花. 基于重点学科的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
设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 71-73.
[15] 龚军. 广西高校图书馆为东盟留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的策略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06,26(5): 224-226.
[16] 唐小新. 物联网在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
中应用初探[J]. 图书馆界,2011(2): 64-68.
[17] 兰宗宝,孔令孜,韦莉萍,等.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在中 国—东盟合作中的功能及发展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23(11): 190-192.
[18] 杨晓景. 高校图书馆收藏中国周边国家语种文献现状的 调查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1): 54-58,70.
[19] 张学福. 论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 中国图 书馆学报,2004(4): 37-41.
[20] 詹福瑞. 实施图书馆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知识的全球
共享[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9(2): 15-2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李 美,黄 刚.“一带一路”中国-东盟数字人文与特色馆藏的普适性平台功能定位建构研究[J].大众科技,2019,21(12):135.
Study on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ality Platform of"Belt and Road" China and ASEAN Digital Humanistic and Special Collections[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1(2):135.
[2]王薇 李永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陕西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8,20(06):134.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ulture in Sh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One Road”[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8,20(2):134.
[3]万锦辉,苏 浩,万 莉.浅析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服务能力的提升[J].大众科技,2019,21(05):158.
Analysis on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Capability of China-ASEAN InformationService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1(2):158.
[4]宁方尧.建设“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服务“一带一路”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9,21(08):111.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and Model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ofSugar-Making” to Serve “One Belt One Road”[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1(2):111.
[5]黄艺平 程 茜 刘晗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广西民歌对外翻译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20,22(11):152.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on Guangxi Folk Songs in the Context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2(2):152.
[6]李志伟 王晶晶.“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大众科技,2021,23(3):138.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hinas Automobile Vocational Education[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1,23(2):138.
[7]高 月 李熠毅 于 丽 王孝勋.中国—东盟传统医药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的研究[J].大众科技,2024,26(1):138.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4,26(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