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5): 587-590.[2] Nozu T, Miyagishi S, Nozu R, et al. Butyrate inhibitsvisceral allodynia and colonic hyperpermeability in ratmodel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19603.[3] 潘国宗. 开展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 267-268.[4] 张伟,孙建华,裴丽霞,等.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再评价[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2): 122-130.[5] 王树波. 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S2): 39-40.[6] 李珊,钦丹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证辨治[J]. 中医杂志,2016(9): 789-791.[7]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临床治疗[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 209.[8] 刘凤丽.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6): 44-45.[9] 李泉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治心得[J]. 中国乡村医药,2015(19): 38-39.[10] 邱光明,焦强. 辨证分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40 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4(5): 74-75.[11] 胡雪原,黄立中. 辨证论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候血浆 5-HT、MOT 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8): 31-33.[12] 李文花. 辨证分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9(14): 41-43.[13] 徐汤舟,汪玲羽. 疏肝安肠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38 例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18,53(7): 36.[14] 覃冰心. 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 武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15] 周燕. 醒脾祛湿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33): 122.[16] 甄杰武,文慧华. 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 33-35.[17] 丁东翔,李晟,陈亮,等.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脾胃虚寒证患者的膏方治疗初探-320 例临床对照分析[J]. 海峡药学,2016,28(12): 105-108.[18] 肖成. 牛兴东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临床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19] 张广路,方玲子,余惠旻. 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24 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7(8): 10.[20] 吴溪玮,张晶,汪龙德,等. 健脾温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 中医研究,2017(2): 62-66.[21] 寇吉友,施慧,卫彦. 针药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之肝郁脾虚证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8(5):65-66.[22] 裴丽霞,孙建华,夏晨,等.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 35-37.[23] 高晓娟. 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 兰州: 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24] 邹春阳. 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6(6): 161-163.[25] 佘炳贤. 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26] 董靖,章涵. 安肠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1(8): 113-114.[27] 朱明月,苏秀贞,常春雷,等. 脐疗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5): 169-170.[28] 田春凤. 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寒型)疗效观察[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7: 3.[29] 李玲. 参苓白术散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研究[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30] 李勤. 三伏穴位敷贴配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肖 倩,刘春强,黄业保,等.壮医脐环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01):54.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t Umbilical Ring Point in ZhuangMedicine on D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