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曹方方.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J].现代教育管理,2018,338(5):54-59.[2] 戚湧,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严蔚刚.科研评价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A 类期刊”与莱顿宣言、旧金山宣言的对话[N].光明日报,2016-07-12(13).[4] 万文涛.大学科研团队的培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5] 翟帆.高职院校,科研短板补起来[N].中国教育报,2017-11-28(9).[6] 杨万福,李红波.科研团队绩效评估国内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190-191.[7] 辛琳琳.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34(4):126-128.[8] 沈凌,冯旻舒.高校科研团队有效性评价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989-994.[9] 许敏华.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7(2):63-65.[10] 范富霞,程永华.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研究述评[J].社科纵横,2017,32(11):155-158.[11] 曹献飞.基于可拓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0-133.[12] 李巨光,苗水清.基于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特点的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77-79,89.[13] 高振,沈馨怡,吴松强.适应于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43(12):78-89.[14] 姜彤彤.基于 DEA 的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绩效评估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4(5):42-45.[15] 辛琳琳.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16] 冯海燕.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绩效考核管理研究[J]. 科研管理,2015,36(1):54-62.[17] 王晓蓬,许安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定性”与“定量”评价及其优化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3):237-242.[18] 吴磊,胡可,王刚.基于改进区间数证据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8(5):495-499.[19] 杨扬.商贸类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学术论坛,2013(5):174-176.[20] 刘慧,陈士俊.面向群体潜能的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评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7-80.[21] 孔春梅,王文晶.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科研管理,2016,37(S1):517-522.[22] 韩提文,梁林.创新型科研团队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演进过程中的蜕变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7(5):67-72.[23] 夏云霞,徐涛,翟康,等.研究所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科研管理,2017(S1):510-514.[24] 秦勤,孙涛.基于 AHP 法构建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7-53.[25] 曹丹.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问题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7.[26] 李贞,张体勤.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2):77- 86.[27] 包含丽,郑伟,韦小青.基于 AHP 和 TOPSIS 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14-117.[28] 朱火弟,杨成.基于 BSC 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8):52-55.[29] 王方,於建明.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29-34.[30] 陈冉.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31] 刘洪一,杨东铭.工学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0):37-39.[32]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 号 [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7/24/content_5308787.htm,2018 年07 月24 日[33]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 年 02 月13 日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葛素娟.高职院校 C 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众科技,2013,15(10):102.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5(09):102.
[2]黄露斯.分层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 运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15(11):140.
[3]黄 刚.浅析转型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机制的建立健全[J].大众科技,2013,15(11):179.
[4]滕月鹏 黄永康.浅析高职院校加强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 重要性和措施[J].大众科技,2014,16(01):102.
[5]张 爽.关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4,16(01):116.
[6]蒙 飚.高职电子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究
——以“柳职-航盛”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大众科技,2014,16(02):110.
[7]袁晓夏.“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口才训练课程中的 应用研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4,16(02):115.
[8]陈占通.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大众科技,2014,16(04):115.
[9]马露嘉.浅析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14,16(10):158.
Analysis of teaching reform on applied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technology colleg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09):158.
[10]曹中旺.浅议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J].大众科技,2014,16(12):149.
Discussion about th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 basketball.[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09):149.
[11]阮小葭.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职院校 科研团队建设评价 ——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众科技,2018,20(10):95.
Evaluation the Buil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FCE Method ——Take Guangxi Transpor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8,20(09):95.
[12]卢少珍 李 曲 阮小葭.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探研[J].大众科技,2022,24(08):136.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2,24(0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