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田炯. 高校公选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 科技视界,2012,(18):89.[2] 朱丽萍.高校公选课课程设计的路径与创新[J].今传媒,2012,(4):118-119.[3] 姚启超.从大学生逃课现象看高校教育改革[J].高教论坛,2008,(1):119-121.[4]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5] 盛颂恩.对大学教育质量与教学评估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47-4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黄 鑫 宋 宁.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J].大众科技,2013,15(11):137.
[2]黄 刚.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J].大众科技,2013,15(11):192.
[3]黄景彬 梁 健 赵晓芳 韦思尊 杨柳山 张 赋 范 悦.大学生创造思维技巧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3,15(12):153.
[4]庞宇舟 唐振宇 张艳娟.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践探索和 理论思考[J].大众科技,2013,15(12):210.
[5]黄景彬 梁 健 赵晓芳 韦思尊 杨柳山 张 赋 范 悦.中医药大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J].大众科技,2014,16(01):112.
[6]高原璐 何润霞 梁 婧.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4,16(01):128.
[7]尹作栋 孙 皓 刘 旭 刘炳山 李 辉.浅谈指导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策略[J].大众科技,2014,16(06):211.
[8]覃杏珍.浅论化学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4,16(06):215.
[9]王怡青.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浅析[J].大众科技,2014,16(08):159.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10):159.
[10]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4,16(08):186.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use and attitudes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Nanning——Tak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