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 帆.“稻蒜轮作”模式中硒元素生物转化及增产增效机制研究[J].大众科技,2025,27(1):71-75.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5,27(1):71-75.
点击复制
“稻蒜轮作”模式中硒元素生物转化及增产增效机制研究()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 卷:
-
第27卷
- 期数:
-
2025年第1期
- 页码:
-
71-75
- 栏目:
-
农业及产业
- 出版日期:
-
2025-02-20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张 帆
-
(玉林市科技开发实验中心,广西 玉林 537000)
- 关键词:
-
稻蒜轮作; 硒元素; 生物转化; 机制研究
- 分类号:
-
S511;S633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文章通过100亩“稻蒜轮作”试验,探讨了“稻蒜轮作”模式中硒元素的生物转化及农作物增产增效的机制。种植前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32 mg/kg。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喷洒“正硒宝”富硒有机水溶肥料,而大蒜则未额外喷洒硒肥。结果表明,水稻所生产的大米平均硒含量为0.18 mg/kg,大蒜的平均硒含量为0.014 mg/kg,均符合富硒农产品标准,且大米和大蒜的产量均高于常规种植的产量。同时,文章分析了轮作模式和施用硒肥对硒吸收、硒积累和植物产量提高的影响机制,为富硒农产品的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 张青,王煌平,孔庆波,等. 天然富硒土壤上三种蔬菜对硒的吸收与转化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10):1727-1736.
[2] WANG Z,PANG F,HUANG W.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selenium in a soil–rice system in Guangxi,China[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2021,67(5):557-565.
[3] 方勇,罗佩竹,胡勇,等. 大蒜的生物富硒作用及其硒的形态分析[J]. 食品科学,2012,33(17):1-5.
[4] 张亚峰,姚振,马强,等. 青海碱性土壤区天然富硒大蒜硒积累规律[J]. 山西农业科学,2024,52(1):101-106.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24-11-01
【作者简介】张帆(1983-),女,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技开发实验、科技项目管理服务等工作。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