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坤坚 蒙 静.广西土地利用碳排放时序特征分析[J].大众科技,2024,26(4):72-78.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4,26(4):72-78.
点击复制

广西土地利用碳排放时序特征分析()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26
期数:
2024年第4期
页码:
72-78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24-07-2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谢坤坚1 蒙 静23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广西 南宁 530015;2.广西开放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3; 3.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土地利用碳排放
分类号:
F20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研究碳排放的时序特征,有利于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趋势进行研判。文章研究1990—2019年广西土地利用碳排放时序特征,为广西实现碳中和提供基础借鉴。研究发现近3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率最高。广西碳排放总体表现为碳源,且碳源远大于碳汇,其中碳源以建设用地排放为主,碳汇以林地吸收为主。广西的能源消耗由缓慢发展阶段进入急剧发展阶段,其能源结构在不断地优化调整,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广西土地利用碳排放、建设用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说明广西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未完全实现脱钩,总体处于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比较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9):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021-03-13)[2024-03-25].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 content_5592681.htm. [3] 周嘉,杨琳,董美娜,等. 基于土地利用的哈尔滨市2004—2012年碳排放强度变化分析[J]. 地理科学,2015,35(3):322-327. [4]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艾力西尔·亚力坤,刘晓曼,等. 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2):139-146. [5] 黄鑫,邢秀为,程文仕.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GDP含金量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3):156-161. [6] 程子腾,严金明,高峰.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以柳州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16,32(8):87-89. [7] 杨国清,朱文锐,文雅,等. 20年来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与效率空间分异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9,28(2):332-340. [8] 刘洋. 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摘要Ⅰ. [9] 王玮,钟鸣,马焱.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珠三角“碳中和”时空发展格局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38-147. [10] 魏媛,吴长勇. 喀斯特贫困山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风险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生态经济,2018,34(3):31-36. [11] 吴颖. 长沙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摘要Ⅰ. [12] 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等.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 资源科学,2011,33(4):626-63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陈雪梅 李 昊 穆奕君 魏 旭.广西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困难和建议[J].大众科技,2022,24(07):155.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Faced by Guangxi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2,24(4):15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4-09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1919)。 【第一作者】谢坤坚(1992-),男,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土地工程与技术、GIS与遥感应用、国土空间规划。 【通信作者】蒙静(1992-),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遥感与生态环境等。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