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禹钦 谭 燚 黄义忠 王玉清 徐 婵 吴滋舜.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合金中的钴、铜、锰[J].大众科技,2024,26(2):76-81.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4,26(2):76-81.
点击复制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合金中的钴、铜、锰()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26
期数:
2024年第2期
页码:
76-81
栏目:
轻工与化工
出版日期:
2024-02-2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何禹钦1 谭 燚2 黄义忠3 王玉清3 徐 婵3 吴滋舜4
(1.富川瑶族自治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贺州 542700;2.贵港市城区生态环境检测中心,广西 贵港 537110;3.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4.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 南宁 530023)
关键词:
镍合金微波消解原子吸收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章研究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合金中的钴、铜、锰的含量。通过对方法检出限、共存和杂质元素干扰、回收率、精密度及准确度的试验,构建了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合金中的钴、铜、锰含量的方法。微波消解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消解完全,检测结果好;钴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 6%,铜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 3%,锰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 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02%~102.80%之间,精密度(RSD值)为1.84%~9.84%;标准样品试验结果准确,且杂质对目标元素的检测无影响。该方法完全满足镍合金中钴、铜、锰含量测定的要求,为优化镍合金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艳明,李中生,刘欢,等. 镍基高温合金表面Co-Al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J]. 航空发动机,2023,49(1):169-174.[2] 牛淑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钨、钼、钴、铝、钛、铌、铁元素[J]. 特钢技术,2012,18(2):40-43.[3] 李佗.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的硅、锰、铁、铬、钼、钴和钨[J]. 光谱实验室,2013,30(2):840-842.[4] 刘平,杨军红. 镍基高温合金中Co元素可见光谱定量分析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2009(1):97-99.[5] 关德林,陆之汉,肖耀天,等. 钴对镍基高温合金抗热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1,1(4):49-59,84.[6] 李淑云,关德林. 镍基高温合金中钴对抗热腐蚀性能的影响[J]. 黑龙江冶金,2000(1):5-8,39.[7] 郝福坤. 铜元素对镍基耐蚀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11,40(18):48-50,53.[8] 张馨元,胡净宇,侯艳霞,等. 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痕量铜锌钡[J]. 冶金分析,2022,42(5):15-20.[9] 李超.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的硅、锰、铬、铁、钼、铌[J]. 化工管理,2019(23):26-2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覃丽霞 林冠春 韦红玲 段玉林.微波消解-ICP-AES 同时测定车用汽油中铁、锰、铅、硅[J].大众科技,2014,16(10):72.
[2]黄超冠 马英群 李国华 何俊波 欧 美 林凌宇 欧李懿.ICP-OES测定镉污染地区甘蔗中的镉及其健康风险评价[J].大众科技,2022,24(06):47.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in Sugarcane in Cadmium Polluted Areas by ICP-OES and Its Health Risk Aassessment[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2,24(2):47.
[3]周 斌 龚安慧 刘盼盼 王元辉 舒 娟 丁 杰 蓝 丽.AAS法测定铜仁地区丹参药材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J].大众科技,2022,24(11):49.
 Determination of Five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in Tongren Area by AAS[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2,24(2):49.
[4]潘扬昌 韦 刚 谭 燚.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镍合金中铬含量的研究[J].大众科技,2024,26(1):55.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4,26(2):5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08-06【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0159089)。【第一作者】何禹钦(1971-),男,工程师,从事检测分析工作。【通信作者】吴滋舜(1974-),女,工程师,从事检测分析工作。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