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胡永红. 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及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接[J]. 化工高等教育,2018,35(1): 57-61.[2] 十年来,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由29.8万人增至55.7万人[EB/OL]. (2022-06-14)[2022-10-26]. https://baijiahao.baidu. com/s?id=1735576834818208309&wfr=spider&for=pc.[3] 隋文涛,袁林,李志永. 导师团队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和创新 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7): 105-107.[4] 黄微雅,吴淑琰,陈勋俊,等. 基于研究所的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以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例[J]. 广东化工,2021,48(19): 240-242.[5] 曹媛媛. 基于和谐导生关系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构建[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21.[6] 周桂林,陈盛明,李宁,等. 基于立德树人导向的材料与化工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21,48(7): 216-217.[7] 余蓉. 今年考研为何这么“热”[N]. 湖南日报,2022-4-12(6).[8] 李效龙,王敏,奚彩萍. 基于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 科技视界,2021(1): 93-95.[9] 李志明,张德浩. 基于导师团队制培养规划设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50): 124-125.[10] 梁海鹰. 校企合作研究生导师团队组建模式的思考与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7): 22-2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黄映恒 谭鸿禹 罗春林 覃筱燕.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J].大众科技,2015,15(01):152.
How to become a qualified research supervisor[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5(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