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CHEN C M.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101(S1): 5303-5310.[2] 杨颖,肖潭,南景富,等.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 24-28,32.[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 (2002-2-21)[2022-7-22]. http://www. 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3/tnull_221.html.[4] 肖珑.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回顾与前瞻: 写在CALIS项目建设20周年之际[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3): 18-27,66.[5] 过仕明,梁欣. 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1): 90-96.[6] 陈盈.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20): 71-75.[7] 许天才,潘雨亭,冯婷婷,等. 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3): 71-82. [8]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16-1-04)[2022-7-22].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9] 王硕旺,褚照锋. 《中国高教研究》30年载文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1985—2014年)[J]. 中国高教研究,2015(5): 20-26.[10] 倪慧丽,刘睿声. “双高计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应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6): 92-99.[11] 高彩娇,李秀霞. 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与演进路径可视化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9): 5-12,19.[12] 刘萍,田增润. 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探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10): 105-109.[13] 季梵,李峰. 数字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精准服务模式探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6): 60-66.[14] 左婷婷. 网络多元化视阈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模式分析[J]. 情报科学,2022,40(1): 66-72.[15] 闫闵,过仕明. 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读者行为偏好[J]. 情报科学,2018,36(5): 35-40.[16] 王波,周春霞,陈凌,等. 积极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切实创新非常时期服务策略: 全国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创新情况调研报告[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2): 5-17,29.[17] 蒋逸颖.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实践及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2019(24): 78-86.[18]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 Space- digital scholarship lab[EB/OL]. (2021-8-17)[2022-07-22]. https://www.lib.cuhk.edu.hk/en/libraries/ul/dsl.[19] 李成林,肖可以,黄凯健. 面向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研究[J]. 图书馆,2022(1): 24-31.[20] 傅敏. 基于活动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模型研究: 以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为对象分析[J]. 新世纪图书馆,2021(10): 88-92.[21] 李宝. 基于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资源推荐服务设计[J]. 新世纪图书馆,2021(4): 68-75. [22] 邱均平,楼雯,曾元祥,等. 我国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5): 22-28.[23] 许天才,潘雨亭,杨新涯,等. 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创新模式: 以重庆大学图书馆牵手京东阅读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3): 19-23.[24] 陈大庆. 国外电子图书发展述评及未来展望[J]. 图书馆杂志,2014,33(5): 84-91.[25] 郭伟,杨静,张劲柏. 数字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6): 16-1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阳 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大众科技,2013,15(10):140.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5(5):140.
[2]王迤冉 李 纲.关于地方性高校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思考与探讨[J].大众科技,2013,15(12):160.
[3]张丽娟.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思考[J].大众科技,2014,16(01):97.
[4]田金萍.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制度的法制保障[J].大众科技,2014,16(01):136.
[5]陈 茫.数字图书馆的云存储性能研究与研讨[J].大众科技,2014,16(02):159.
[6]李 杭.浅谈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4,16(06):282.
[7]陈冬梅.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扩展研究[J].大众科技,2014,16(08):181.
Study on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functions[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5):181.
[8]冯玮.高校科技R&D 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14,16(08):19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technology R&D[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5):192.
[9]张瑞丽 刘宏杰 黄希斌.“无器械”健身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大众科技,2014,16(10):145.
"No instrument" fitness in University promotion feasibility study[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5):145.
[10]张金华.对高校网球课程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4,16(10):152.
Teaching mod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o the university tennis club[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