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绍武,龚道溢,陈振华. 近百年来中国的严重气候灾害[J]. 应用气象学报,1999,10(S1): 43-53.
[2] 崔智慧,黄跃青. 极端温度事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 大众科技,2010(6): 116-117.
[3] 黄慧琳,缪启龙,潘文卓,等. 杭州市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区划[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5(2):51-56.
[4] 房小怡,杜吴鹏,权维俊,等. 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6): 109-115.
[5] 刘广海,谢如鹤. 基于耿贝尔分布的高温参数模型的分析与确定[J]. 广州大学学报,2009,8(4): 83-86.
[6] 王晓光. 气象要素重现期的计算方法比较[J]. 内蒙古气象,2015(5): 29-32.
[7] 季君鉉. 耿贝尔分布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J]. 铁道工程学报,1989,6(4): l-8.
[8] 周成霞. 贵州极端气温重现期研究[J]. 贵州气象,1997(1): 23-26.
[9] 丁裕国,刘吉峰,张耀存. 基于概率加权估计的中国极端气温时空分布模拟试验[J]. 大气科学,2004,28(5): 771-782.
[10] 孟庆珍,王增武,梁秋枫. 重庆地面气温年极大值渐近分布的拟合试验[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20(2): 192-198.
[11] 王重,刘黎明. 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的设定方法[J]. 统计与决策,2010(5): 154-156.?/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