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韦艳花. 隆林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刍议[J]. 南方农业,2015,9(9): 106-107.
[3] 童红,江维克,周涛,等. 贵州金银花与山银花的产业现状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 238-242.
[4]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七十二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8.
[5] 周仕林. 贞丰县金银花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 150-151.
[6] 黄丽华,彭慧蓉,陈训. 黄褐毛忍冬茎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J]. 种子,2009,28(11): 68-70.
[7] 黄丽华,陈训. 贵州花江大峡谷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 86-88.
[8] 陇光国. 喀斯特山区生态建设与金银花(黄褐毛忍冬)产业发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 103-104.
[9] 王丽华,周艳,陈训. 黄褐毛忍冬根系性状调查与解剖结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 177-178,198.
[10] 邵昌豹,王安宁. 安龙县黄褐毛忍冬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 103-104.
[11] 颜艳. 黔西南州不同立地条件下黄褐毛忍冬的生长发育与产量调查[J]. 农技服务,2014,31(4): 8-9.
[12] 黄丽华,李娟,陈训. 黄褐毛忍冬花形态结构研究[J]. 种子,2010,29(11): 62-63.
[13] 广西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 广西中药资源名录[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14] 杨成华,刘廷慧. 贵州的忍冬属植物资源[J]. 贵州林业科技,1999,27(2): 26-29.
[15] 郭艳文,朱兆仪,陈建文,等. 黄褐毛忍冬花与金银花的比较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0,10(1): 2-5.
[16] 黄丽华,李娟,王道平,等. 黄褐毛忍冬不同贮藏期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8): 113-118.
[17] 何顺志,张天伦,陈龙珠. 贵州黄褐毛忍冬的资源调查[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 7-8.
[18] 黄丽华,陈训. 黄褐毛忍冬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 9037-9038,9086.
[19] 王海艳,喻理飞,龙秀琴,等. 不同水分条件下几种藤本植物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J]. 贵州科学,2011,29(1): 34-39.
[20] 吴庆华,余丽莹,黄宝优. 金银花用于石漠化治理的建植技术[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 22-23.
[21] 潘绿昌. 贵州不同生态区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生物学特性、品质及产量的研究[D]. 贵阳: 贵州大学,2019.
[22] LY/T 2701-2016. 黄褐毛忍冬育苗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3] 赖其瑞,曹斌,何开家,等. 山银花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J]. 大众科技,2013,15(8): 81-84.
[24] 杨永生. 黄褐毛忍冬繁殖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3,(11): 25-26.
[25] 黄丽华,陈训. 黄褐毛忍冬种子形态结构与吸水萌发特性[J]. 种子,2008,27(12): 5-8.
[26] 白美发. 黄褐毛忍冬组培技术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7-60.
[27] 何天民,杨洪涛. 朱昌国. “土法滴灌”惠民生[J]. 村委主任,2011(11): 23.
[28] 杨康兴. 无公害金银花病虫害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10,23(1): 23-24.
[29] 杨占南,陆荣,何磊磊,等. 不同产地及加工方式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分析[J]. 广东化工,2012,39(10): 60-61.
[30] 方鼎. 广西中药金银花的调查[J]. 医药科技资料,1978,(13): 12-19.
[31] 云南省药材公司. 云南中药资源名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
[32] 贵州省卫生厅. 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庆华 付金娥 万凌云 潘丽梅 韦树根.广西岩溶地区山银花石架栽培技术规程[J].大众科技,2020,22(10):80.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Stone Frame of Lonicerae Flos in Karst Area of Guangxi[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2(06):80.
[2]林 伟 韦树根 陈 路 吴庆华 付金娥.衰老山银花更新复壮试验[J].大众科技,2024,26(5):67.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4,26(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