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覃日宏,吕金燕,刘振飞,等. 《独立医学院校基础药理学形成性评价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7):147-148.
[2] 黄丽萍,叶耀辉,李文宏,等. 《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6): 95-97.
[3]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1.
[4] 邬贺铨. “互联网+”行动计划: 机遇与挑战[J]. 人民论坛?术前沿,2015(10) : 6-14.
[5] 陈丽,林世员,郑勤华. “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 3-10.
[6] 李亚员. 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 热点与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5(7): 55-60.
[7]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6-42.
[8] 董萍. 3G环境下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3): 36-44.
[9] 刘权纬. 混合学习模式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201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刘学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成效[J].大众科技,2019,21(09):83.
Research and Effect of Mixed Teaching Mode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Technology Specialty Curriculum[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1(8):83.
[2]周蓓蓓,杨婉霞,黄学芳,等.“互联网+”背景下“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沉浸式教学与实践[J].大众科技,2025,27(1):120.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5,27(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