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旭峰.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J]. 中国行政管理,2014(5): 29-3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2/t20 140212_164598.html,2014-02-12.
[4] Wilson E O. The natural sciences[M]. New York: Vintage, 1999.
[5] Bain R. Technology and State Governmen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37, 2(6): 860-874.
[6] 张雪红,张莹.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8): 71-79.
[7] 广西日报. 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立[EB/OL]. http://www.gxzf.gov.cn/sytt/20170314-582729.shtml,2017- 03-14.
[8] 林盟初. 广西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路径探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2): 30-32.
[9]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 中国智库报告2013——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R].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3.
[10] 罗繁明,赵恒煜. 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建构路径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2): 82-88.
[11] 李玲,李中国. 高校智库建设中平台开发的缺失与完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52-54.
[12] 陈静,陈茫. 新型智库情境下高校智库服务的过程及机制研究[J]. 图书馆,2020(10): 53-60.
[13] 万文娟. 面向高校智库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 现代情报,2018,38(6): 117-121.
[14] 朱瑞博,刘芸. 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2): 21-26.
[15] 李韵婷,张日新,姚婷. 新型高校智库:成长阶段、资源投入与影响力[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5(6): 10-15,32.
[16] 梁爽,潘汝南. 地方社科院高端智库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20(31):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