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日斌 陈春云 叶茂金 宁大昌 张 素 陈虹池 董青松.地菍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21,23(5):95-98.
Research Progress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1,23(5):95-98.
点击复制
地菍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 卷:
-
23
- 期数:
-
2021年5
- 页码:
-
95-98
- 栏目:
-
农业及产业
- 出版日期:
-
2021-05-20
文章信息/Info
- Title:
-
Research Progress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 作者:
-
黄日斌1 陈春云1 叶茂金1 宁大昌1 张 素1 陈虹池1 董青松2
-
(1.广西南药康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玉林 537035;
2.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广西 南宁 530023)
- 关键词:
-
地菍; 繁殖技术; 栽培技术; 药用园林化
- Keywords:
-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propagation techniqu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edicinal landscaping
- 文献标志码:
-
A
- 摘要:
-
文章根据文献整理,概述了地菍的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展望其在药用园林化、保健水果等方面的应用,归纳出地菍的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栽培技术要点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为后续的康养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summarizes it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prospect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al garden and health fruit, summarize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reeding technolog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it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alth food.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贾敏如,李星炜. 中国民族药志要[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2]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五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明惠仪,麻秀萍,杨菁,等. 民族药地菍研究的现状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1): 228-234.
[4]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53(1)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
[5] 王佳嵩. 3种华南乡土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D]. 广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9.
[6] 李果惠,黄倩琳,陈葵仙,等. 不同光照强度对地菍的生长影响[J]. 热带林业,2019,47(2): 31-33.
[7] 闫景彩,陈金龙. 不同施肥处理对地菍早期冠层扩展速度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0,27(8): 93-96.
[8] 邱才飞,彭春瑞,刘光荣,等. 地菍人工栽培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初探[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1): 142-145.
[9] 邱才飞,钱银飞,陈华玲,等. 钙镁硼肥对人工栽培地菍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4): 605-608.
[10] 蒋道松,李玲,熊碧罗,等. 地菍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栽培试验[J]. 园艺学报,2007(3): 787-790.
[11] 黄仕清,徐文芬,张明昶,等. 不同采收期地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分析[J]. 贵州科学,2013,31(3): 88-90.
[12] 陈璟巧,黄秋强. 不同采收期地菍药材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研究[J]. 海峡药学,2019,31(12): 62-64.
[13] 漆萍,龙志峰,李希娟. 地菍的繁殖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9): 93-96.
[14] 杨利平,庄斌,苏正华,等. 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特征的初步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2): 248-252.
[15] 邹清成,骆霞红,金关荣,等. 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浸种对地菍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08(6): 677-678.
[16] 闫景彩. 地菍护坡性能及开发价值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2009.
[17] 朱玲,张冬林,金晓玲,等. 不同处理对地菍茎段扦插繁殖的影响[J]. 贵州科学,2008,26(3): 24-27.
[18] 周伟,冯成果. 地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4): 40-42.
[19]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等. 野牡丹和地菍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3): 233-234.
[20] 张朝阳,许桂芳. 铺地锦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2): 75-76,97.
[21] 戴小英,温强,周莉荫,等. 铺地锦组培快速繁殖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04(4): 22-23.
[22] 罗连,林实狮,李成仁,等. 乡土地被植物地菍的规模化栽培技术与景观应用[J]. 江西农业,2016(13): 84-85.
[23] 唐新霖,唐建平. 地菍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J]. 物种经济动植物,2007(6): 27.
[24] 陈宗钦. 野生地菍草在茶园的应用及栽培技术[J]. 福建茶叶,2015(5): 18-21.
[25] 钭凌娟,翰逊,钱东南,等. 野生水果地菍浙中地区栽培技术初探[J]. 现代园艺,2013(5): 22-23.
[26]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Z]. 北京: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收稿日期】2021-03-06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A18126004);广西玉林市科技创新平台组建计划项目(2019CXPT00A5);广西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玉市科攻201833032)。
【作者简介】黄日斌(1991-),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南药康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农艺师,从事药用植物种苗繁育和栽培工作。
【通信作者】董青松,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主任技师,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及种子质量检验技术研究工作。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