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林流. 地方高校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通大学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 119-120.
[2] 言佳羽. 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因与路径研究[D]. 湘潭: 湘潭大学,2016.
[3] 陈钟颀. 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1-4.
[4] 丁林,王洪新. 中外合作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丁林王洪新[J]. 科技风,2019,(26): 215-216.
[5] 刘明浚. 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6] 李宗民. 中外合作办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保障措施[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4): 26-30.
[7] 李芳芳,郝进仕.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 信息化建设,2016(3): 399-402.
[8] 熊静漪.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 教学研究,2011,34(5): 18-21.
[9] 薛文正. 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0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蒋亚萍 陈余道 程亚平 刘汉乐 夏 源 黄月群 蓝俊康.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实践与探讨
——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4,16(02):134.
[2]余 何.硕士点建设背景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J].大众科技,2020,22(07):102.
Construction of "Four in One" Mode of Postgraduate Joint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ter Program Construction[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2(3):102.
[3]孙远志 刘 丹 赵 婷.艺术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协同探究育人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22,24(12):142.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ollaborative Inquiry Education in the Joint Training Base for Master of Arts[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2,2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