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丽云,郭嘉欣. 新消费需求加速民宿业态多元化[J]. 环 境经济,2019(13): 40-41.
[2] 宿瑞芳. 慢生活视角下的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规划研 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 李小勉,郭凡,沈莹,等. 广州民宿经济发展调查报告[J].
城市观察,2018,56(4): 71-81.
[4] 周金玉. 广州民宿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 议[J]. 度假旅游,2019(4): 192-194.
[5] 梁明珠,贾广美. 基于游客感知与评价视角的乡村民宿 旅游发展研究——以广州增城“万家旅舍”为例[J]. 广 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4): 66-74.
[6] 陈雅妮. 基于《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浅谈中国民 宿产业的发展[J]. 明日风尚,2019(15): 188,190.
[7] 关宏威. 民宿客栈开发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研究[J]. 居 舍,2018(23): 224.
[8] 陈晨,刘刚田,张皓远,等. 地域文化在民宿室内空间 设计的应用研究[J]. 轻工科技,2020(1): 83-84.
[9] 陈春燕. 杭州西湖风景区民宿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中国商论,2015(21): 122-125.
[10] 范欧莉. 顾客感知视角下民宿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扎
根理论研究方法[J]. 江苏商论,2011(10): 37-39.
[11] 谢宁光. 基于 IPA 分析法的浙江乡村民宿品牌体验探讨
[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2): 103-106.
[12] 刘春丽. 基于 IPA 分析法的酒店会议服务优化实证研究
[J]. 江苏商论,2011(2): 48-50.
[13] Deng W J, Kuo Y F, Chen W C. Revised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hree-factor theory and benchmarking
[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8, 28(1): 37-51.
[14] 陈旭. IPA 分析法的修正及其在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应用
[J]. 旅游学刊,2013,28(11): 59-66.
[15] 丁飞洋,郭庆海.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民宿旅游 开发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9,285(3): 263-267.
[16] 王宁. 现代旅游科技与创新探索——以广州长隆旅游度 假区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15(1): 44-48, 70.
[17] 姜又春,李建华. 基于五级态度量表的张家界旅客满意 度研究[J]. 人文地理,2010,25(1): 143-147.
[18] 张钦,杨杰. 基于 IPA 理论的商务旅游目的地满意度分 析——以上海徐家汇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7,18(3): 369-372.
[19] 桑祖南,冯淑霞,时朋飞,等. 基于 IPA 理论的旅游民 宿感知: 重要性、满意度和差异——以湖北省恩施州为 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7): 992-997.
[20] 姚君虹. 乡村民宿个性特征对于顾客再次购买意愿影响
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 71-73.
[21] 彭润华,胡悦. 广西乡村民宿游客满意度评测与提升策 略研究——基于 IPA 分析法[J]. 贵州商学院学报,2019
(4): 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