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庞晓兰,胡宝清,赵海杨.广西西江流域“三生用地”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02):12-15.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of the Xiji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Guangxi[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0,22(02):12-15.
点击复制

广西西江流域“三生用地”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22
期数:
2020年02
页码:
12-15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20-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of the Xiji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Guangxi
作者:
庞晓兰1 胡宝清 23 赵海杨 1
(1.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关键词:
三生用地优化配置广西西江流域
Keywords: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optimal configuration Xiji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Guangxi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研究以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为切入点,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构建了“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将广西西江流域2005 年与 2015 年两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现状从空间上分为了生产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及生活生产用地四大类,并针对其利用情况对各个类型的三生分类用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方案。研究表明,广西西江流域各类功能用地面积差异较明显,且分布较为不均匀,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良好,生态生产用地广泛分布于整个西江流域,在西北部地区占比相当大,大部分生产生态用地及生活生产用地集中在西江流域中南部,生活生产用地占比较少。
Abstract:
Taking the versatility of land us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status. The land use status of Xijiang River Basin in Guangxi in 2005 and 2015is spatially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Production ecological land, 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 ecological land and living production land.According to its uti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allocation scheme for each type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lan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various functional land area in the Xiji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ofGuangxi is obvious, and th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unev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good. The ecological productionlan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Xijiang River Basin, which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northwest. Most of the productionecological land and the living production land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 central part of Xijiang River Basin, while the living productionland accounts for a small proport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成,唐宁 . 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 [J]. 地理研究, 2018 , 37(6): 1100-1114.[2] 胡恒,徐伟,岳奇,等 . 基于三生空间的海岸带分区模式探索——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6): 31-35.[3] 马世发,黄宏源,蔡玉梅,等 . 基于三生功能优化的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理论框架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1): 33-36.- 16 -[4] 吴艳娟,杨艳昭,杨玲,等. 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宁波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16,38(11): 2072-2081.[5] 刘继来,刘彦随,李裕瑞. 中国“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分析[J]. 地理报,2017,72(7): 1290-1304.[6] 黄娟,李阳兵,徐倩. 印江县村域“三生用地”的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J]. 西南农业学报,2019(2): 395-402.[7] 党丽娟,徐勇,高雅.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空间结构评价方法——以燕沟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 193-197.[8] 程婷. 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分区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2018.[9] 朱媛媛,余斌,曾菊新,等. 国家限制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4): 26-32.[10] 高星,刘瀚,吴克宁,等.基于“三生融合”的普兰县土地资源现状与优化配置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 453-457.[11] 于莉,宋安安,郑宇,等. “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分析——以昌黎县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2): 89-96.[12] 崔家兴,顾江,孙建伟,等. 湖北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8): 69-75.[13] 王昆.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划定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2018.[14] 王成,唐宁. 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地理研究,2018,37(6): 1100-1114.[15] 洪惠坤. “三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2016.[16] 王婧媛. 县域“多规合一”中“三生空间”划定方法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学,2017.[17] 青亚兰. 基于多源数据的茂县“三生”空间识别与评价研究[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2018.[18] 林娇. 川西高原地区的“三生”空间动态变化与优化研究[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2018.[19] 高雁鹏,徐筱菲. 辽宁省特色小镇三生功能评价及等级分布研究[J]. 规划师,2018,34(5): 132-136.[20] 李广东,方创琳.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J]. 地理学报,2016,71(1): 49-65.[21] 柳冬青,马学成,巩杰,等. 流域“三生空间”功能识别及时空格局分析——以甘肃白龙江流域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18,37(5): 202-209.[22] 边振兴,程雪峰,于淼,等. 沈抚连接带“三生”空间的功能均衡性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 84-92.[23] 王梦飞,黄松. 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3):148-154.[24] 蒋慧. 广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2017.[25] 宋林华.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 193-202.[26] 李正.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与效益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2011.[27] 李晖,尹辉,蒋忠诚,等. 典型岩溶区石漠化和土壤侵蚀遥感解译与关键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136-142.[28] 尹辉,王魁,蒋忠诚,等. 广西岩溶区水土保持示范区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12(3): 10-12.[29] 闫妍,胡宝清,侯满福,等. 广西岩溶区县域石漠化治理模式适宜性评价[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4): 145-153.[30] 黄金川,林浩曦,漆潇潇. 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3): 378-39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12-10【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下西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生态风险模拟研究(国家自然基金 41661021)。【作者简介】庞晓兰(1997-),女,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通信作者】胡宝清(1966-),男,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教授,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