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建平.广西近岸海域不同海区水质评价及其动态[J]. 龙岩学院学报,2017(5):102-108.[2] 洪鸣,李天深,赖春苗,等.2008~2012年钦州湾海域水环境要素的多元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4,33(6):860-864.[3] 蓝文陆.近 20 年广西钦州湾有机污染状况变化特征及生态影响[J].生态学报,2011,31(20):5970-5976.[4] 张戈,于大涛,袁仲杰,等.海水水质评价方法比较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0):102-105.[5] 保金花,黄勇.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8):639-642.[6] 郭劲松,龙腾锐,霍国友,等.四种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2(4):6-12.[7] 李祚泳,彭荔红.基于韦伯—费希纳拓广定律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J].中国环境监测,2003,19(4):17-19.[8] 薛文博,易爱华,张增强,等.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一种新型环境质量评价法[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6):57-59.[9] 李祚泳,汪嘉杨,张国丽.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空气质量普适韦伯指数公式[J].中国环境监测,2010,26(2):58-62.[10] 张立辉.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浅水水库水环境预警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200.[11] 王兆庆,殷有,周旺明.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辽河流域水库水环境综合预警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5):99-102.[12] 张宝,刘静玲,陈秋颖,等.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海河流域水库水环境预警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0,30(2):268-274.[13] 钟龙芳,王菲凤,张江山.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189-192.[14] 于露,李凡修.韦伯-费希纳定律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21(3):8-10.[15] 李祚泳,丁晶,彭荔红.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 高金荣,赵则春.主成分分析法在茅尾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9,46(6):98-100,76.[17] 杨斌,钟秋平,鲁栋梁,等.钦州湾海域 COD 时空分布及对富营养化贡献分析[J].海洋科学,2014,38(3):20-25.[18] 杨斌,钟秋平,张晨晓,等.钦州湾春季水质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13,29(5):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