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王舒.口岸经济发展与边境城市扩张相互作用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3] 朱昭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原则与实践[J].苏州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5):1-8.[4] 蒲秋实.基于 PSR 框架的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 李志伟.基于 RS 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6] 赵鹏军,彭建.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资源科学,2001(5):23-27.[7] 谢语秋,唐旭,胡石元,等.边境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凭祥市为例[J].测绘地理信息,2018,43(2):48-52.[8] 张丽琴.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5):278-280.[9] 陆汝成.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2(4):58-62.[10] 雷勋平,Robin Qiu,刘勇.基于熵权 TOPSIS 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3):243-253.[11] 赵会顺,陈超,胡振琪,等.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0):258-266.[12] 张鹤千.基于引力模型的兰白经济圈土地利用模式探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5.[13] 王洪波.创新土地利用模式[J].北京观察,2018(4):38-39.[14] 韩德军.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15] 秦书莉.浅议我国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7-3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黄 莹 玉思涵 韦燕飞 童新华.广西连片贫困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经济贫困 耦合关系研究[J].大众科技,2018,20(07):37.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Economic Poverty in Successive 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Guangxi[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8,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