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 潘静.白及生态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7(29):25-26. [2] 张满常,段修安,王仕玉,等.白芨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科技,2015(5):61-63. [3] 廖志涌,廖立东.用科学技术推行中药材的生态种植[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4):6-7. [4] 章家恩,刘文高,胡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土壤与环境,2002(2):140-143. [5] 张璐.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生物修复与改良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6. [6] 孙丰文,张茜,李自峰.花生壳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8,38(6):84-88. [7] 李珊珊,伍廷辉,唐彬旭,等.野生白芨的繁殖驯化及种植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1):136-137. [8] 曾令祥,杨琳,陈娅娅,等.贵州中药材白及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综合防治[J].州农业科学,2012,40(7):106-108. [9] 曾茜,陈旭,刘璞玉,等.贵州小白及内生真菌对块茎腐烂病拮抗作用研究[J].南方农业,2018,12(1):5-7. [10] 陈旭,曾茜,刘璞玉,等.贵州小白及内生真菌多样性与产抗病活性物质菌株的筛选[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111- 117. [11] 王俊平,张爱霞,郑长英,等.常用杀虫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毒力测定[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9(3):186-189. [12] 陈晓芳,刘准,陶刚,等.兰科菌根真菌对黄花白及 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萌发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2, 25(4):1393-1397. [13] 郭顺星,徐锦堂.白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紫萁小菇等 4 种真菌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1):51-54,79- 80. [14] 郭顺星,曹文芩,高微微.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6):333- 341. [15] Harley J L,Smith S E.Mycorrhizal symbiosis[J].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2008,3(3):273-281. [16] 陈瑞蕊,林先贵,施亚琴.兰科菌根的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1):97-101. [17] 邢晓科,郭顺星,陈晓梅,等.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菌根的细胞学研究[J].菌物学报,2005,24(4):558-563. [18] 董燕婧,程访,许小珍,等.白及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0): 315-319. [19] 徐文婷,张雅琼,董文汉,等.石斛内生真菌固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组培苗促生作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1): 317-324. [20] 周天惠,王灵敏,刘辉,等.一种防治苹果树真菌性病害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P].中国:CN106967635A, 2017-07-21. [21] 黎礼丽.白及活性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宿主作用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