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勇宗 吴 俏 唐红珍.针灸补泻手法初探[J].大众科技,2018,20(02):26-28.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8,20(02):26-28.
点击复制

针灸补泻手法初探()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20
期数:
2018年02期
页码:
26-28
栏目:
医药与卫生
出版日期:
2018-02-2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何勇宗 吴 俏 唐红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针灸补泻手法是针灸发挥作用的必经途径,其通过针刺和艾灸的运用,针刺“得气”及灸法的温热感作用于人体后达到驱邪、补益等治疗效果。对其在《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中的操作手法,针对病症,现代研究的探索,于针灸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针灸补泻手法顾名思义包括针刺补泻和艾灸补泻,针刺补泻手法分单式和复式;单式有提插、捻转、迎随、疾徐等,复式有烧山火、透天凉、龙虎交战等手法。而艾灸的补泻手法主要以温和灸、雀啄灸为代表。文章对常用针灸补泻手法理论探析。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12-12【基金项目】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调控肥胖SOCS 表达时序变化Insulin/Leptin信号转导机制研究”(81160455);广西高校中医药防治肥胖症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助项目。【作者简介】何勇宗(1990-),男,广西中医药大学15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药结合治疗肥胖、美容和抗衰老;吴俏(1992-),女,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学生。【通信作者】唐红珍(1968-),女,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