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章阳 陈家宝朱意麟罗 彭 潘为高.唇柱苣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7,17(09):64-66.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7(09):64-66.
点击复制

唇柱苣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第17卷
期数:
2017年09期
页码:
64-66
栏目:
医药与卫生
出版日期:
2017-09-2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沈章阳 陈家宝朱意麟罗 彭 潘为高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综述唇柱苣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唇柱苣苔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等为关键词,查询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国内外唇柱苣苔属植物研究不多,归纳整理后主要对唇柱苣苔属植物蚂蝗七、牛耳朵、唇柱苣苔、红药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查询有效文献多条。唇柱苣苔属植物共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黄酮类、苯乙醇苷类、醌类为主,还有萜类和甾体类等成分。在全球唇柱苣苔属植物中,目前仅少数几个种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苯乙醇苷类成分及醌类,总体研究较少。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肝毒、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镇痛作用。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08-02【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壮医方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课题(桂教科研[2014]6号);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桂教科研[2013]20号);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桂科基字[2014]32号)。【作者简介】沈章阳(1989-),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从事中药学研究。【通信作者】潘为高(1977-),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从事天然活性成分与结构改造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