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 犇 潘高峰 黄科林.玉米秸秆及纤维素高值化应用的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4,16(12):54-55.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high-valuable applications of corn stalks and cornstalks cellulose[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12):54-55.
点击复制

玉米秸秆及纤维素高值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第16卷
期数:
2014年12期
页码:
54-55
栏目:
农业及产业
出版日期:
2015-01-02

文章信息/Info

Titl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high-valuable applications of corn stalks and cornstalks cellulose
文章编号:
1008-1151(2014)12-0054-02
作者:
王 犇1 潘高峰1 黄科林2
1.吉林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关键词:
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再生应用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章从玉米产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应用出发,对玉米秸秆从传统方面进行总结,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从降解、再生和制备吸附材料三个角度进行高值化应用的综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绍国,杨宏伟.玉米秸秆: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对我市玉米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情况的调查[N]. 菏泽日报,2007-09-21 (B01).[2] 李钦存.玉米秸秆还田的负面效应及解决途径[J].基层农技推广, 2014, (8): 44-45.[3] 李广志,崔佳鹏.生物质材料玉米秸秆的战略性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10):120.[4] 刘宇,史同瑞,朱丹丹,等.玉米秸秆利用现状及其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4,50(6):61-64.[5] 王金主,王元秀,李峰,等.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J].山东食品发酵,2010,(3):44-47.[6] 于广益,魏刚乔,宁张,等.离子液体中玉米秸秆的酸催化转化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41(2):69-73.[7] 陈传祥,离子液体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溶解及转化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8] 欧阳嘉,董郑伟,谢喆,等.汽爆玉米秸秆渣诱导产纤维素酶及其水解特性[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33(4):96-100.[9] 马小华,张西亚,袁红.微波辅助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及响应面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228-230.[10] Jianzhong Yin, Liudan Hao, Wen Yu,et al. Enzymatichydrolysis enhancement of corn lignocellulose by supercritical CO2combined with ultrasound pretreatment[J].Chinses Journal ofCatalysis,2014,(35):763-769.[11] 陶红秀,解新安,郑朝阳,等.青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3,41(12): 179-187.[12] 陈明.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13] 马晓建,张霞,常春.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玉米秸秆生产丁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2):27-32.[14] 刘利平,申利英,常春.汽爆玉米秸秆糖化及发酵丁醇工艺的优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34(1):44-48.[15] 谢慧,张兆昆,吴琼,等.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产琥珀酸的条件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14,33(4):110-115.[16] 郑璞.玉米秸秆生物炼制丁二酸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17] 曹妍,李会泉,张军,等.玉米秸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再生研究[J].现代化工,2008,28(2): 184-187.[18] 陈传祥,陶伟娜,王少君,等.离子液体[Amim]Cl 中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溶解再生性能[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3,32(2):104-107.[19] 杨叶,陈洪章.汽爆玉米秸秆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J].化工学报, 2009,60(7):1843-1849.[20] 罗冬,谢翼飞,谭周亮,等. NaOH 改性玉米秸秆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28-32.[21] 郑刘春.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2011,(4):1-161.[22] 陈素红.玉米秸秆的改性及其对六价铬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J].山东大学,2012,(5):1-17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4-11-10【作者简介】王犇(1985-),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开发。【通讯作者】潘高峰,男,吉林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开发。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