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羽.重庆地区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大众科技,2014,16(07):51-53.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 plants in Chongqing[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6(07):51-53.
点击复制

重庆地区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分享到:

《大众科技》[ISSN:1008-1151/CN:45-1235/N]

卷:
第16卷
期数:
2014年07期
页码:
51-53
栏目:
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
2014-12-27

文章信息/Info

Tit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 plants in Chongqing
文章编号:
1008-1151(2014)07-0051-03
作者:
张羽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重庆 400700
关键词:
重庆地区能源植物开发利用
Keywords:
Chongqing region energy plan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植物能源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植物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可行措施。对国内外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植物能源的优势进行了概括。重庆地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文章列举了一些适合重庆地区种植的、应用前景广阔的能源植物种类,并就重庆地区能源植物的开发及利用提出建议。
Abstract:
Plant Energy is a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 plant energy is feasible measures tosolve the energy crisis.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nergy plants advantage of energy plants are summarized. Chongqing region isvery rich in plant resources. The article cited a number of area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hongq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omising energy plantspeci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 plants in Chongqing.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晓华,未建军,李秀芬.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6,25(4):166-169.[2] 王会勤,杨慧玲,梅世秀,等.绿色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56-6058.[3] 王园园,周连,陈晓东.灰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4):37-39.[4] 万志兵,方乐金.黄山地区主要能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策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1):999-1001.[5] 张志国,史本林.我国能源植物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92-93.[6] 万泉.能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5.[7] 曹丽敏.湖南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9,(6):113-116.[8] 关雅静.浅谈能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J].北京农业,2010,7:74-75.[9] 宋永芳.能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6):51-53.[10] 邱谦,金梦阳.我国能源植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09,7:249-251.[11] 余波,唐小智,杨建勇,等.四川麻疯树适宜栽培区划[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1):71-73.[12] 何璐,袁理春,段曰汤,等.云南干热河谷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中国热带农业,2008,1:33-35.[13] 金梦阳,段先琴,危文亮.续随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4):465-469.[14] 危文亮,金梦阳,马冲,等.续随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油脂,2007,32(5):70-71.[15] 返修远,陈玉成.重庆主城区主要行道植物硫氮水平的初步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6,4(4):38-40.[16] 彭秀,刘春生,谭名照,等.重庆市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经济林研究,2008,26(1):122-126.[17] 陈建忠,张水生,张新,等.国内外油桐发展现状与建阳市发展战略对策的探讨[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5(1):69-72.[18] 谭晓风,蒋桂雄,谭方友,等.我国油桐产业化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报告[J].经济林研究,2011,29(3):1-7.[19] 杨世琦,高阳华,罗孳孳,等.重庆市油桐气候区划精细化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7): 144-149.[20] 姚波,刘火安.能源植物乌桕在生物柴油生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9):106-109.[21] 郄亚微,徐有明,李学琴,等.能源林树种乌桕茎段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2): 8-10.[22] 张乃春,陈波涛,邓伯龙.贵州省乌桕资源调查与品种选育策略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4):318-320.[23] 朱彬,钟海雁,曹清明,等.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林研究,2010,28(3):140-145.[24] 刘昌盛,黄凤洪,李重屹,等.木本油料石栗的初步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106-107.[25] 刘明春,曹晓丽,王海洋,等.重庆市特有植物及其园林应用价值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3):176-17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4-06-10【作者简介】张羽,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在读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