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朴大志,陈新桥,逯贵祯.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的 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7,18(8):915-918. [2] 张明,金菊良,张礼兵.信息论方法在水资源系统工程中的 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79-83. [3] 米丽娟.信息论视阈中的新闻求新与求真[J].新闻界, 2011,(2):89-90. [4] 慈庆玉.信息论与编码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大众科 技,2009,(4):165-166. [5] 邓家先.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 学学报,2007,29(2):111-114. [6] 刘艳芳,窦育强.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 教育技术装备,20l1,(9):58-59. [7] 张正言,黄炜嘉,张冰.《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平台的 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3):191-193. [8] 陈运.信息论与编码(第 2 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9] 梁栋,张兴.信息论简明教程[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 [10] 张树京,齐立心.信息论与信息传输[M].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 刘建成.信息论与信源编码理论及应用[M].北京邮电大 学, 2010. [12] 田宝玉,杨洁,贺志强,等.信息论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吕建晓,崔英.当前形势下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科技,2013,15(07):174.
[2]张爽.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2013,15(07):176.
[3]阮星星.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3,15(09):122.
[4]翟江辉 黄 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2013,15(10):91.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5(06):91.
[5]葛素娟.高职院校 C 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众科技,2013,15(10):102.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5(06):102.
[6]陈洁琳.广西中职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之初探[J].大众科技,2013,15(10):108.
[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5(06):108.
[7]邢小宁 于海波 刘 君.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3,15(11):151.
[8]潘文军 吴辉琴 邹万杰.结构可靠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3,15(12):173.
[9]庞琳娜.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4,16(02):125.
[10]彭光含 刘长青.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大众科技,,():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