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 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2] Alfred Hermida.From TV to Twitter: How Ambient News Became Ambient Journalism[J].Media Culture Journal, 2010:67. [3] 曾润喜.网络舆情信 息资源共享 研究[J].情报 杂 志,2009,(8):187-191. [4]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8-42. [5] 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1):79-82. [6] 赵旭东.互联网舆情指数挖掘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 滨工业大学,2007:13. [7] 戴媛,姚飞.基于网络舆情安全的信息挖掘及评估指标体 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6):873-876 . [8] 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66-70. [9] 兰月新,董希琳,陈成鑫.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评 估和危机预警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5):8-12. [10] 钱庆生,孙鲁痕.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J].人民论 坛学术前沿,2010(20):34. [11] 戴媛,姚飞.基于网络舆情安全的信息挖掘及评估指标体 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6):873-876. [12] 张维平.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和预警机制[J].兰州学 刊,2006,(3):156-161. [13] 戴媛,郝晓伟,郭岩,余智华.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 体系的构建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4):12-15. [14] 石彭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实证研究[J].现代 情报,2013,33(2):27-3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覃宝珍 潘大庆 李燮慧.互联网微博热点话题追踪系统设计与研究[J].大众科技,2021,23(6):5.
Design and Research on Hot Topic Tracking System of Internet Microblog[J].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2021,2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