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365-374. [2] 廖宗廷,周征宇.软玉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M].上海:同济大学宝石学教育中心,2003. [3] 阴江宁.河南栾川玉石的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D].硕士学 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4] 张秋生.中国东秦岭变质地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116-122. [5] 王时麒.岫岩软玉的矿物学岩石学特征及成矿模式[J].岩 石矿物学杂志,2002,40(1):84-100. [6] 彭文世,刘高魁.矿物红外光谱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1-48,363-363. [7] 王宗明,何欣翔,孙殿卿.实用红外光谱学[M].北京:石油工 业出版社,1990:141-165. [8] 成矿温度测定[Z].北京:北京大学地质系(内部资料), 1981,119-133. [9] 卢焕章,李秉伦,喻铁阶,等.包裹体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 出版社,1990, 56-101. [10] 凌潇潇,吴瑞华,白峰,等.河南栾川透闪石玉的化学组成特 征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